展览形象设计
Exhibition Identify












首届世界人工智能艺术文献展
document.ai2025

提视造境 PROMPTSCAPE


Exhibition Identity Design 展览形象设计
Shanghai, CN 中国上海
2025

设计思路:    
AI的“非人”视觉化,在设计展览视觉基调时,我首要思考的是:如何用视觉呈现AI这种“非人”的存在? 我最终选择了荧光色作为主色调,它独特的未来感和非自然光泽,十分契合AI超越人类认知的特质。为了强化这种“非人”体验,展览空间大量运用黑光灯。当荧光材料在黑光下被点亮,整个空间便会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迷幻氛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AI的奇想世界,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和可能性。

主视觉设计为一个交叉透视的动态视觉灭点。它不断变化且具有强识别度,在宣传上能快速被识别与记忆。结合X的视觉特征,展册为中英文交叉组合,呼应AI的与人的关系。展签则在毛边纸上覆盖荧光绿亚克力板,以上物料在紫光灯下呈现出奇妙效果,让信息载体也成为艺术的一部分。

同时我很荣幸,我的两件作品《大魔行》和《看山아니山,見水아니水》也参与了此次展览。感谢策展人和美术馆以及我们团队!
    



展览物料与主视觉设计


入口主视觉
中英文导览手册设计
中英文导览手册设计
荧光空间(实验涌现展区)
展签设计
板块介绍设计


展览空间设计

荧光地铁
荧光地铁
荧光地铁
荧光地铁
动态海报柱





展览现场



 人工亚洲 ARTificial ASIA


Exhibition Identity Design 展览形象设计
Hangzhou, CN 中国杭州
2025

指南针发明自中国,通过指南针人类得以探索世界开启文明与文化的交流。AI时代,世界的文明被重新计算,在这个巨大的模型之中,亚洲在哪里?基于本次展览的主旨定位,我将AI与ASIA结合设计出了一个指南针,不断寻找和探索亚洲,而我们的毕业创作,也正是回应我们对AI与亚洲的理解。


参展艺术家:林庄祥,沈文晶,陈子健,阮太保,赵小峰,刘哲立

策展/作品指导:姚大钧
制作:邵立昊
设计:林庄祥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支持: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媒介混合现实实验室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展览时间:2025年6月1-20日
地点:杭州市浙江美术馆一层 2号厅


展览前言:



沿续「人工艺能」 (2023)、「人参数」 (2024) 两次年度性 AI 现象回顾,我们今年的「人工亚洲」 (ARTificial Asia)展览旨在透过人工智能(AI)这一咄咄逼人的伪认知伪工具,严肃检讨「亚洲」作为一个地理历史文化共同体概念的真实性、虚构性、荒谬性。我们习以为常的亚洲文化想像,乃至以汉字 (漢字/한자/𡨸漢)为核心的共同体认同,是否本质上即一种高度人工/人造的幻想与错觉?在人工智能高度介入创作的当下,智能体 (agent)、代理思考 (proxy thinking)、代理智慧 (proxy intelligence)、人机对立 (man-machine dichotomy) 等概念实体,以前所未有的尖锐性戳破了传统社会对于亚洲及其文化的认识框架,使得隐藏在背后的各种幻象般的人工痕迹重新浮现。展览中 AI 现象激发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从内蒙古乌兰浩特到越南河内到福州)的艺术家的创作,让我们愕然驻足观想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主体,是如何正在重新干扰、颠覆、定义、照亮我们对亚洲、历史、人文的认知。

策展人:姚大钧


展览物料设计

策展人:姚大钧(左)
展览现场
我的毕业作品《看山아니山,見水아니水》



感谢我的导师,姚大钧老师。

程序员与小提琴 a coder and violin


Exhibition Identity Design 展览形象设计
Shanghai, CN 中国上海
2023

2023年跨媒体艺术节开放媒体单元展区叫程序员与小提琴,英文 a Coder and Violin。这是策展人巧妙地将主展向达芬奇提案Leonardo Da Vinci 进行重新拆解组合的名称。因此在海报设计上将其作为第一核心视觉元素,同时画面中线段和圆点也是小提琴弦与程序链的意向。





展览物料设计



反光限量T恤






展览现场



超HIGH!


大屋顶 - 杭州阅读生活节


Exhibition Identity Design 展览形象设计
Hangzhou, CN 杭州
2022

为大屋顶在2022年举办的阅读生活节文化活动进行形象设计,我将不同的书口设计成不同发型,以提炼出各种代表人性格特征。将书生活化、人化是本案设计的核心思路。




动态海报






地图物料







接力,棒!


Exhibition Identity Design 展览形象设计
Beijing,CN 中国北京
2020

接力,棒!是由一吨计划发起的可持续艺术项目,12位艺术家们将不同材料的废弃品再创作为一个个全新的接力棒。我将艺术家的形象与他们设计的接力棒作品作为图形,并以动态化的形式呈现出极具识别度的形象。

未来将有更多城市加入 ‘‘接力,棒!”项目,让我们一起关注可持续艺术的发展吧。







艺术家作品









近未来:可能生活 Near Future: Possible Life


Exhibition Identity Design 展览形象设计
Ningbo,CN 浙江宁波
2020

海报通过数字化铅笔手绘出了正在行走的抽象化人物形象,在人物的身体结构外,围绕着一个个数字化矩形。在动态海报中,由矩形框定的人物不断向前行走,穿梭过4个色彩空间,这4个空间同时也是展览所代表的四大展区。通过这个图形表达疫情时代下,全世界人们的状态,一种近未来,可能的生活形式。











物料设计








国际跨媒体艺术邀请展
International Intermedia Art Invitation Exhibition 

我将展览馆的建筑特征融合进主海报中形成分展览海报。







行走观察 第二届影响西湖艺术现场


Exhibition Identity Design 展览形象设计
Hangzhou,CN 中国杭州
2019

这是一个影像展,我将人们在行走过程中的残影设计为海报的主要特征。同时将行走过程中残影切分成多个部分形成系列海报。






全息书写 HOLOGRAPHIA


Exhibition Identity Design 展览形象设计
Beijing,CN 中国北京
2018

再完成九个明天视觉设计后再次感谢策展人姚大钧老师的邀请,为2018年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节设计展览形象。

我所构思的形象是一个虚拟空间,由一个神秘的“力”挤向这个空间,将空间塑造成了一支“笔”。以此阐述全息书写给我的视觉想象与感受。





致敬2018 未来媒体/艺术宣言@中国美术学院在斯特拉斯堡


Exhibition Identity Design 展览形象设计
Strasbourg,FR 法国斯特拉斯堡
2018

为中国美术学院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办的展览《致敬2018 未来媒体/艺术宣言@中国美术学院在斯特拉斯堡》设计展览形象。

设计思路:每一位座谈的参与者犹如燃起的“墨火”围绕时代的方尖碑,形成日晷的形象。这是一场探讨每个时代关键时刻的现场,以此致敬2018。